typ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状态
日期
推荐?
类型
人员
备注
时间段
status
1. 直播时间线
1.1 初期
疫情改变了一切,21 年 6 月,我已经一个人住了一年。一切开始的确切的时间已经找不到了,只能在相册翻到一些 “看门狗:军团” 的游戏照片。翻到的第一张直播图片已经是 22 年 1 月直播 “荒野大镖客:救赎2” 的截图。当时账号已经小有成色,但是我几乎是一个人在直播间通关了这个单机游戏。我永远记得一周目为了直播,我把游戏内 BGM 关掉了的行为,导致我对这个游戏的初见印象打了少许折扣。后面陆陆续续玩了一些游戏,“堆叠大陆”、“Wurdweb” 都是在这个时期玩的。9 月份在玩 COD 18。有趣的是,翻看相册,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 cosplay 和 Ghost 的图片,而我在此刻之前几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些场景,看到这些照片又开始有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回忆。
22 年 12 月,Epic 送出了 “死亡搁浅”,我通关了。
23 年 1 月,我阳了。2 月我突然获得了一大块独处时间,有着一份不大不小的压力。我开始频繁打游戏,开始频繁开播,我给自己开通了粉丝牌子,当时的门槛还没有现在高(足以看出我是一个很愿意尝试新鲜东西的人,刚给我权限我就用了)。根据相册截图,那段时间我在直播 COD19。当时账号已经获得了大量关注,由于是搬运工的角色,所以并没有人看我的游戏直播,交叉过少(同样的错误我还在继续犯,敲你脑壳!),给我带来了足够的心理落差。那段时间也是频繁因为局内 ID 被反复封直播间的时期。所以在一次被封 7 天之后,我注销了自己的账号。
1.2 探索期
新账号最终取名叫 “Ted下雨不打伞”,我的心境和寻找 The One 的 Ted Evelyn Mosby 几乎无差别。一个幽灵,孤独的幽灵,在互联网游荡。
通关 “死亡搁浅” 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该分区主播。在他的粉丝群里,认识了一批打游戏的朋友,进行过几次简短的接触,在他的群里小小地引流了一下,时间和细节忘了,最后认识了 “BoBoKi321”。期间,我开始运营我的账号,在互联网开始陆陆续续地上传我的原创的游戏剪辑视频和游戏直播切片。期间相册里面已经断断续续出现了我保存的 “夜袭幽灵” 的图片。
3 月份,和一个故人通关了 “双人成行”,这段始于 21 年的链接几乎在这里真正意义上地结束了。同期我偶然认识了一个认出我 ID 出处的朋友,经过一些了解之后,我和他们建立了一些新的链接。我迈了一大步。我拉了一个群,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话少的人。这年的 “520”,我显得分外孤单,我在直播间和这几个新朋友放开聊,内容已经记不清,只知道喝了果酒就已经醉了,吐了。当时的我似乎还对一切抱有幻想,我尝试打开自己,开始和人有一些较为深入的交流。但是这两次尝试均以失败结束。我在互联网上开始不再尝试透露任何我的隐私。
1.3 流量突增期
这一阶段开始于一个朋友跟我私聊聊到了他看到几个主播 cos 直播打游戏,并建议我也这么做。我真的听进去了意见,我选择了 “夜袭幽灵” 这套造型。在互联网上搜寻到了足够多的经验,在 7 月份发出了第一个 cos 视频。彼时的我完全不知道这圈子在内外网的状况,喜欢就cos了,突然而来的一大批关注让我头脑发晕。我把大家拉到了我的群,也是在这个时候,群里的原住民也几乎是默认这一切结束了,大家的关系无法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
被看见的感觉固然让人头脑发晕,但是我立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我渐渐地和相当多的人相遇再分开,时至今日,当时认识的那一批人几乎全部都断了联系。我开始单方面知道了一大批 COD coser,虽然他们几乎现在全部消失了,塌房、淡圈、转移平台或者注销。我开始反复思考主播和观众的关系,直播对于主播和观众的意义。我开始过分关注于数据。我开始思考直播内容。我开始给自己树立无数边界。那个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开始思考皮上和皮下的关系,我还理所当然地以为是我的人格魅力才使大家聚集到一块(后来得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我还会因为一些观众时不时表现出来的对我本人无兴趣而感到沮丧。
在一次开摄像头直播中,被一个账号评论了不好的内容(是的我没找到截图,具体是啥忘了),转头看到他在动态在进行一些批判(就是现在军迷和 cos 圈老生常谈的那几个观点嚼来嚼去),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两个圈子的冲突。
我在直播过程中许下了承诺,希望大家来年 “820” 来看我直播 “黑神话:悟空”,这也成为我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听起来很荒谬但是是真的。
回想起来,当时我的直播应该是聊天场居多的,我也不记得我当时都在干聊啥,我的群聊里面人越来越多。群里的聊天内容各种各样,群里开始出现一些冒尖的人,开始有两个朋友开始频繁给我画画,我全盘接下。再后来到了 11 月份,群里聊的东西越来越私人化了,大家无视我的唯一一条群内发言要求的群公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我开始感觉所有一切都要脱离我的控制了,在一个凌晨四点,我默默地解散了群聊。我和其中大多数人的链接也就到此为止了。
1.4 持续活跃期
前一阶段我做了非常多不同的直播方向的尝试。最终稳定保留下来的无非也就是游戏场和聊天场。我还能记得的是,很多时候就是前半段开摄像头 cos Ghost 打 COD,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在互动,后半段到了深夜就放大摄像头开始无主题地拉家常,这时候直播间会更活跃一些。这就是这段时间大多时候的直播模式,总体还是保持着一个关注数缓慢增长的趋势。(今天回想起来,我在角色扮演方面着实没有任何天赋。待补充。)
在这个时期,我在 23 年 12 月 31 日独自一人偷偷去了西博城的 20231231 AcJoy 漫展,第一次进了漫展内场,留下了几张难以言表的漫展照片。我认识了 “我叫小新老师”,第一次和当地军迷圈有了一个很浅的交流。小新当天喊来了他在23年国庆认识的另一个 COD Ghost coser —— Gotenku。作为我当时碰到的唯一一个 Ghost,我们自然而然地熟络起来了。我选择不告诉大家我活跃在B站。
我们约着去了一个月之后年前的最后一次大展 —— 20240128 世界线,在这次漫展上我们遇到了一个 Konig coser —— 芮阿芮西山。漫展结束后,有人在西山的哔哩哔哩集邮视频下面询问 图中的 Ghost coser 是否是 “Ted下雨不打伞”,西山在我们的成都军迷 coser 群转问我被我否认。几天后,我私信告诉她我撒了谎,同时我也告诉了 Gotenku。后续大家约着去了数次漫展:20240302 萌卡、20240406 CD 27、20240502 世界线、20240608 AB,期间去了出了一次外景,20240421 青龙湖。20240302 萌卡是第一次和 Gotenku 出了完成度一般的 “雪地幽灵”, 20240608 AB 是第一次出了 “电击小子”。几乎就是每月一次大展,我们都知道一切会结束在哪里。
20240723我一个人去了世界线,热到不可理解。20240727我提前预告了要去一个室内展:欧美 Abstract Only,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去室内展,第一次 Only 展,第一次提前预告行程,直播间只有一个观众来了,我已经做好了这是最后一次的准备。
1.5 沉寂期
在上一个时期我开通了抖音账号,在连续日更了一段时间之后,更新频次越来越低,上传了最后一次展子 AO 的场照之后,我卸载了抖音。我屏蔽了 QQ 空间所有人。
我开始了数天的看剧直播直到 820 —— 一年前我许诺的要在直播间播 “黑神话:悟空”,一年后的今天,只剩下了几个人,我兑现了我的承诺。再后面的直播内容全是游戏,大部分都是独立小游戏,遇到了 “骰子浪游者”,再开始了 “杀戮尖塔”,到了 11 月份,捡起来了同为卡牌肉鸽的 “小丑牌”。到此时我已经在直播间打了几个月卡牌游戏了。再后来打牌都懒得播了,一直持续到年后。
这一时期是我的心态目前为止最为平稳的一段时间。
2025 年 2 月份,我搭起来了这个网站,开始记录自己的每一次直播,整理了观众给我画的每幅画,本来也准备精选整理每次漫展图的,但是由于工作量过大搁置了。
希格斯的 COS 再次被提上了日程。经过多次拖延,我终于在这个夏天马上要进入温度爆炸状态的前夕的最后一次大展上 —— 20250501 世界线 —— 完成了第一版的造型。我对许诺过要 “第二年再见的时候出雪地造型” 的朋友道歉不能兑现承诺了;我约拍了喜欢的摄影师,兑现了对他的 “狠狠地约拍” 的承诺。
6 月底,死亡搁浅 2 如约而至,顺利播完。6 月份正在做 “使命召唤” 相关周边,抽了几次奖,并定了一个 7 月 7 日的大抽奖,来把去年国庆没发完的明信片和使命召唤周边抽了。
后记
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刹不住车了。